智慧健康小屋建設在適應社會新的需求下,擺脫傳統的運營模式,力爭在 3 個方面做到有效突破(見圖 8)。(1)服務內容突破原有的體檢服務,引入健康全方位、全周期管理評估方式,加強健康風險管理,提升居民健康生命質量。在人員配置過程中應突破單一的醫療服務梯隊,以醫務人員為主體,引入健康管理醫師、體醫融合與體育運動指導、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等專業隊伍。服務設施突破低效利用率,通過美化外觀環境,豐富健康活動主題,引入創新服務模式與新理念,提升社區人群的整體參與度。通過結合居民慢病防治結構體系和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對智慧健康小屋流程進行優化,增加重大(da)公(gong)共衛生(sheng)事件應急(ji)內容(rong)。
(2)傳統
健康小屋的自測僅測量生理體征指數,不利于將生物—醫學—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通過線上與線下方式引入本人健康自評系統、防治管理指導與組織協調系統,加強居民對于自身慢病和傳染病傳染渠道知曉率的多方位管理,達到將知信行合一(知道知識、相信知識、最后行為改變)的行為干預理論融入公眾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全過程。
(3)
智慧健康小屋的評估模式設計包括婦幼、老年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生活行為模式、疾病預警功能、傳染病防治、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等,目的是為廣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與需要,同時提升衛生資源利用率與獲得較高的衛生產出效益。
5.3 擴大健康服務領域,有效服務社區和大眾以居民健康需求和社區建設為中心,在保障提供專業領域服務的同時,
智慧健康小屋作為新興健康服務事業的具體體現和健康產業的試點,在強調公益及人民群眾健康至上理念為主的同時,可逐步將第三方公益健康組織機構、健康商業平臺、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媒體等內容引入
智慧健康小屋。通過擴大服務對象,吸納健康資源,使
智慧健康小屋服務能級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