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屋需要進一步進行成本效益評估
了解重慶市健康小屋的建設與使用現狀,為規范健康小屋建設提供建議。方法利用2015年4-6月全國健康小屋網絡調查收集的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31日重慶市建立的494個健康小屋數據,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主城區與非主城區健康小屋建設及使用(yong)的差異用(yong)t檢驗(yan)與χ2檢驗(yan)。
結果在調查的494個健康小屋中,平均每個健康小屋有2.3名日常工作人員,平均每個健康小屋使用次數為3 628人次/年,455(92.1%)個健康小屋的工作人員會對居民開展健康教育,415(84.0%)個健康小屋內懸掛了各項檢測指標的正常值參考范圍,418(84.6%)個健康小屋中有工作人員引導居民進行檢測,主城區健康小屋日常運轉投入費用、工作人員數量、打印檢測報告及數據用于健康檔案更新的比例明顯高于非主城區健康小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慶市健康小屋建設已初具規模,但檢測數據利用率低,同時還存在投入較大,發揮的作用有限的現象,因此,廣泛推廣單獨的健康小屋,需要(yao)進一(yi)步進行(xing)成本效(xiao)益(yi)評估。
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臨著嚴峻挑戰,慢性病防治網絡尚不健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針對社區慢性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設社區健康小屋服務網點、開發遠程健康監測網絡、開展健康管理綜合服務等措施,構建基于健康小屋的(de)社(she)區(qu)慢性(xing)病健康(kang)管理(li)(li)創新模式(shi),對(dui)社(she)區(qu)慢性(xing)病健康(kang)管理(li)(li)進行有益的(de)探(tan)索。